中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临床价值研讨高峰论坛在津圆满召开
2020/06/01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球最紧要的事。我国抗疫取得显著成效,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本次抗疫工作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是最显著特征之一。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有效阻断了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发展,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此外,我国还积极向世界分享中西医结合的抗疫经验,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明确中成药价值,2020年5月15-16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主办,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药物研究评价技术中心承办的”中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临床价值研讨高峰论坛”在天津隆重召开。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房书亭书记,国家教学名师高学敏教授,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增涛教授、林江涛教授,以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洪春教授、文富强教授、李泽庚教授、柏正平教授、林琳教授、姜淑娟教授、赖国祥教授、刘辉国教授、白钢教授、李磊主任等多位中西医临床、药学专家,医药企业家参加大会并做精彩报告。

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增涛教授致欢迎辞、林江涛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中药协会房书亭书记致辞
房书亭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抗击疫情实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如何尽快控制住疫情、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打赢这场阻击战的关键,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中西医结合,组织优势医疗力量,在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上,拿出更多有效治疗方案”,“要下定决心构建具有中国独特优势的中西医并举、并重、并跑的医药卫生新体制”。

大会特邀嘉宾张伯礼院士作报告
会议隆重邀请了从武汉抗疫前线凯旋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做“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专题报告。张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中医对疫病很早就有认识,从先秦两汉传承发展至今,对治疗疫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医里,瘟疫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符合‘湿毒疫’的特点。”他说到:“大疫出理论,大疫也出良药,历朝历代都有对疫病的总结,都有治疗疫病的好方药出现。”
张伯礼院士介绍说,中医药全程参与了这次疫情的治疗,其中轻型、普通型患者多以中医治疗为主,重症患者以中西医结合,西医为主,到了康复期往往中医更有优势。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在于改善症状,缩短退热时间,加快痊愈,特别是能减少轻症转重症的比例,“根据我国的治疗情况,没有中药干预的轻转重比例在10%左右,采用中药干预后,轻转重比例显著下降,一般是2%到5%。”他说,根据多项临床比对研究的结果,中西药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最后,张伯礼院士讲道:“这场疫情对全球各国都是一场大考,在它的上半场,我国基本取得了胜利,目前正在做最后的打扫战场。中华民族有中医也有西医,是非常有福气的。通过这次疫情,大家更加认识到祖国医学是个大宝库,值得我们更好地去挖掘,去学习、传承和发展。”
为研讨疫情防控的系列关键问题,梳理中药防治新冠肺炎优势与特点,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孙增涛教授,分别就“新冠病毒肺炎科学应对的思考、中医对呼吸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及特点”作学术报告,同时大会特意邀请了中日友好医院张洪春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姜淑娟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苗青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刘辉国教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赖国祥教授就“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成药在新冠肺炎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证候的分型与临床表现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机制及应对策略”等相关主题进行了报告。
高峰论坛前召开了2020年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秘书长农英教授就专委会上半年工作做了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规划及学术年会筹备情况作报告:1、完成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资助的《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的编撰与发布;2、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流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发布与全国巡讲,争取《中成药治疗咳嗽临床应用指南》课题的立项;3、紧跟政策需求合理使用中成药,完成“西学中”培训班课程编写与开班授课;4、组织完成2020年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国中西融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召开。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房书亭书记,国家教学名师高学敏教授,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增涛教授、林江涛教授,以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洪春教授、文富强教授、李泽庚教授、柏正平教授、林琳教授、姜淑娟教授、赖国祥教授、刘辉国教授、白钢教授、李磊主任等多位中西医临床、药学专家,医药企业家参加大会并做精彩报告。

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增涛教授致欢迎辞、林江涛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中药协会房书亭书记致辞
房书亭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抗击疫情实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如何尽快控制住疫情、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打赢这场阻击战的关键,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中西医结合,组织优势医疗力量,在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上,拿出更多有效治疗方案”,“要下定决心构建具有中国独特优势的中西医并举、并重、并跑的医药卫生新体制”。

大会特邀嘉宾张伯礼院士作报告
会议隆重邀请了从武汉抗疫前线凯旋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做“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专题报告。张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中医对疫病很早就有认识,从先秦两汉传承发展至今,对治疗疫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医里,瘟疫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符合‘湿毒疫’的特点。”他说到:“大疫出理论,大疫也出良药,历朝历代都有对疫病的总结,都有治疗疫病的好方药出现。”
张伯礼院士介绍说,中医药全程参与了这次疫情的治疗,其中轻型、普通型患者多以中医治疗为主,重症患者以中西医结合,西医为主,到了康复期往往中医更有优势。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在于改善症状,缩短退热时间,加快痊愈,特别是能减少轻症转重症的比例,“根据我国的治疗情况,没有中药干预的轻转重比例在10%左右,采用中药干预后,轻转重比例显著下降,一般是2%到5%。”他说,根据多项临床比对研究的结果,中西药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最后,张伯礼院士讲道:“这场疫情对全球各国都是一场大考,在它的上半场,我国基本取得了胜利,目前正在做最后的打扫战场。中华民族有中医也有西医,是非常有福气的。通过这次疫情,大家更加认识到祖国医学是个大宝库,值得我们更好地去挖掘,去学习、传承和发展。”

为研讨疫情防控的系列关键问题,梳理中药防治新冠肺炎优势与特点,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孙增涛教授,分别就“新冠病毒肺炎科学应对的思考、中医对呼吸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及特点”作学术报告,同时大会特意邀请了中日友好医院张洪春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姜淑娟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苗青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刘辉国教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赖国祥教授就“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成药在新冠肺炎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证候的分型与临床表现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机制及应对策略”等相关主题进行了报告。

高峰论坛前召开了2020年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秘书长农英教授就专委会上半年工作做了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规划及学术年会筹备情况作报告:1、完成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资助的《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的编撰与发布;2、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流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发布与全国巡讲,争取《中成药治疗咳嗽临床应用指南》课题的立项;3、紧跟政策需求合理使用中成药,完成“西学中”培训班课程编写与开班授课;4、组织完成2020年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国中西融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召开。

( 甄会)
上一篇:
山东省立医院举办呼吸慢病门诊启动会议
下一篇:
抗击流感新利器,中药退热新选择——柴石退热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RADICAL研究取得新成果